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水生态文明 / 正文

藏在绿水青山间的“气候密码”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08-07 09:58

            一方山水,有了好气候加持,可以守绿换金;一方风情,融入好气候元素,可以借绿生金;一方好物,贴上好气候标签,可以添绿增金。

      商洛山坳中的风景火热“出圈”,乡野田间的山货持续走俏,就连山林间的清新空气也能“打包”卖钱……这,就是气候生态的魅力所在。

      商洛全域地处秦岭腹地,作为全国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从商南金丝峡、镇安塔云山,到柞水木耳、洛南核桃,商洛深挖气候生态资源,通过气象科技勾勒出气候“形状”,帮助当地的生态产品更好地亮相,让更多人看见它们的价值。

      特色品牌“点绿成金”

      夏日的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群山环抱,绿水相拥。

      7月29日,在国渔三岔河水产养殖示范园区,一架无人机快速升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速度和轨迹在鱼塘上空盘旋。瞅准时机,技术员常世军轻点按钮,箱中的饲料均匀撒出,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池塘中一尾尾虹鳟、金鳟摆动身体,争先恐后地朝着“美食”游去。20分钟后,32个鱼塘投喂完毕,无人机稳稳地飞回常世军身边。

      “以前养鱼全靠人工,现在有了高科技助力,一部手机就能管理整个鱼塘。”说着,常世军打开手机APP,鱼塘内的含氧量、水质、pH值等数据一目了然,“一旦含氧量过低,增氧机就会立即开启。”只见他手指一点,不远处的鱼塘瞬间水花四溅,增氧装置运转了起来。

      养鱼是个细致活儿,尤其是金鳟、虹鳟、鲟鱼等冷水鱼更为“娇气”。作为园区技术人员,常世军把这些鱼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啥时该升温降温,啥时该投食加氧,他心里门儿清。

      “气候因素对冷水鱼养殖影响很大。虹鳟和金鳟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4摄氏度至18摄氏度,鲟鱼的生长温度不能超过21摄氏度。”常世军说,“如果水温超过上限,我们会立即添加井水进行降温。”

      那么,常世军是如何了解鱼塘温度的?这就需要气象数据来“说话”。在园区入口处,有两套商州区气象局布设的自动气象站,电子大屏上显示着当天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就连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浓度也显示得一清二楚。

      三岔河镇位于秦岭腹地,沟壑纵横,谷岭相间,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造就了这个山美水美的省级特色气候小镇。这里的山泉水冬暖夏凉,水体溶氧量充足,是冷水鱼养殖的天然渔场。

      “虽然冷水鱼10月才上市,但我们的订单早就排满了。”园区负责人赵海蒙表示,之所以把鱼塘建在三岔河,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气候。

      绿色是商洛最美的底色。一个个特色气候小镇则是让这里的绿水青山持续增值的特色品牌。为了让一方山水发挥出最大价值,商洛市应用气候生态监测大数据,深挖气候资源优势,协同推进文旅、森林、康养等品牌创建,不断丰富气候生态品牌种类,释放气候生态红利。

      6个“中国天然氧吧县”、2个“中国气候宜居县”、15个国家级“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26个省级“特色气候小镇”……商洛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气候生态品牌矩阵。

      乡土产品“身价倍增”

      小小的核桃,能够创造出多大的价值?在洛南县,这个问题的答案是30.68亿元。

      这两天,洛南县景村镇八一村红仁核桃种植基地,一个个硕大的核桃压弯了枝头。核桃园里,村民或踩着梯子、拿着果树剪修剪核桃树,或背着打药机穿梭在林间喷洒农药……

      “我们这儿种的红仁核桃即将成熟。最近正是管理的关键期,来不得一点儿马虎。”中午的天气闷热难耐,村民姚晓爱忙着给核桃树除草,额头上满是汗。

      三分种,七分管。夏季是核桃树病虫害高发期,5月初,八一村就开启了核桃园夏管模式。修剪拉枝、施肥除草、治虫防病……3个多月来,姚晓爱天天“泡”在地里,脸晒得黑红。“咱这核桃1公斤能卖200多元,价格是普通核桃的10倍左右,苦点累点怕啥?”虽然从早到晚都闲不下来,但姚晓爱充满干劲。

      说起洛南红仁核桃,绕不开的一个人是董兆斌。作为当地核桃种植大户,董兆斌是全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他从美国引进100株红仁核桃树苗,在洛南进行试种,并成功将红仁核桃种植面积发展至目前的5000余亩。

      深山藏清气,核桃果飘香。每年9月是洛南红仁核桃成熟的时间。从枝头采摘到装车运输,这些核桃将“乘”专列、“走”丝路,辗转万里后经中亚抵达欧洲。

      2021年以来,商洛核桃搭乘中欧班列出口销售,已常态化进入国际市场。“这几年,我们累计出口核桃6000多吨,出口额达1.5亿元。”董兆斌说,如今洛南核桃每个月都会搭乘长安号走出国门,产品远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

      好产品畅销的背后,离不开独特的气候环境。地处北纬33°黄金种植区的洛南县,土层深厚、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是全国优质核桃适生区。

      为进一步叫响“洛南核桃”品牌,商洛市气象局联合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开展核桃气候品质认证,让“气象+”融入核桃生长全流程。同时,该局组建攻关团队,研发了集引种、育苗、布局、种植、销售、品质认证于一体的核桃数据中心平台,为核桃产业管理人员和种植户提供气象灾害分析预报等精细化服务。

      好气候让洛南核桃“身价倍增”。2023年,洛南县从事核桃销售、贸易、出口的企业、合作社有219家,全年核桃制品销售量9万多吨,交易额近17亿元。“洛南核桃”品牌价值达30.68亿元。

      山林空气“落地变现”

      从丹凤县商镇穿境而过,丹江水缓缓流淌,阳光下,夏风轻拂,泛起层层碧波。

      站在丹江南岸的商山顶上远望,青山绵延,层峦叠翠。这里是丹凤县商山国有林场,总面积14.57万亩的林地、近80%的森林覆盖率,营造了一方草木葱茏、生物多样的生态绿地,是一座天然的“储碳库”。

      作为商山森林防火瞭望哨里唯一的工作人员,守在山顶上的姜拴劳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林场及方圆31万亩森林防火信息的监测、传递。

      “我们这里不仅有好风景,还有能卖钱的好空气。”一大早,姜拴劳就爬上高高的瞭望塔,用望远镜观察这片森林。

      “这片林区是典型的深山老林,珍稀野生动植物特别多,就连空气都很值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姜拴劳说,他会继续守护这片山林,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底。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水绿山青,风景如画。全市拥有林地1822万亩,森林覆盖率近70%,孕育了核桃、中药材、食用菌等叫得响的好产品。这几年,商洛建成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在全省率先启动林业碳汇开发交易。今年3月,商洛首批林业碳汇达成,1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卖出了400多万元的好价钱。这其中,一部分好空气就来自商山国有林场。

      从“卖产品”到“卖空气”,碳汇交易开启绿色增收新模式。这离不开气象科技守护绿水青山的功劳。

      “这几年,我们以‘气候+生态’的模式,接连进行林间气象服务、森林防火气象预报、人工增雨改善森林土壤水分等。同时,利用地空天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网,实时监测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数据,确保森林生态健康。”商洛市生态监测服务中心主任赵世发称,通过科技手段,气象部门为好气候产出好产品提供科学实证,有力推进生态“颜值”变价值的转换。

      有了气象助力,商洛的山更青、水更绿了。目前,商洛符合开发条件的林业碳汇资源78.5万亩,可产生二氧化碳减排量53万余吨,产业经济价值2000多万元。

      独特的气候成就独特的产品。聚焦“双碳”目标,以生态产品、康养旅游、培训体验等为导向,商洛气象部门正密切对接“两山银行”,通过统一收储、价值评估、项目策划等,让山林间的绿色存量借助一张张碳票加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408/06/content_87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