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水送旱地润心田

来源:中国水利 发布时间:2024-07-01 15:22

            连续多日高温,中午的田野里,太阳是最烈的,晒得地里的嫩苗无精打采,晒得一个个农人皮肤黝黑、汗流浃背。

      来到陕西泾惠渠灌区咸阳市泾阳县桥底镇,桥底村村民刘忠民正在地里浇灌自家的6亩玉米。看着一棵棵一尺来高的玉米苗在泾河水的滋润下,卷曲的叶子慢慢舒展开来、挺直了腰杆,刘忠民脸上的愁容换成了心满意足的笑颜。

      今年64岁的刘忠民,种了大半辈子庄稼,近十多年都没遇到过今年这样的干旱。他感慨道:“麦收后,玉米种子撒到地里,地太干,玉米苗都拱不出来。幸亏泾惠渠的水来得及时,浇了第一水。没几天,苗就冒齐了,地里绿莹莹一片。”浇了第一水,刘忠民的心稳了。苗保住了,这一料庄稼就有了希望。

      此后,高温不退,一场雨没下,旱情只增不减。玉米苗在地里一天天长大,杂草也在跟着长。“要打除草剂了,要不然杂草和玉米苗抢养分,草比苗还要长得旺,但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地里仅有的一点墒,都被太阳榨干了。这时打药就会把玉米苗给烧坏。”刘忠民说。

      正当刘忠民愁眉不展时,泾惠渠灌区的水来了,刘忠民高兴得早早就等在了地头:“浇了这二轮水,再打药,就不会伤苗了。”

      泾惠渠灌区是陕西省从泾河自流引水的一个大型灌区,灌溉区域涉及西安、咸阳、渭南3市的阎良、临潼、高陵、泾阳、三原、富平6个县(区)71个乡镇1065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146.5万亩。

      旱情就是命令。

      当高温来袭,旱情凸显,泾惠渠灌溉中心挺膺担当、躬身而行,立即调度一切水利设施,全力以赴夏灌抗旱。截至6月25日,灌区夏灌斗口累计引水2200万立方米,累计灌溉农田26万余亩。

      “面对夏灌水源紧张,汛期河道频繁涨沙等较多不确定因素,我们抢抓时机、攻坚克难,计划大干80天,引水3800万立方米,充分发挥好抗旱主力军作用,为灌区粮食安全提供坚强保障。”泾惠渠灌溉中心高陵总站站长冯新建说。

      旱情蔓延,困难重重,但抵挡不住突出重围的勇气和胆识。泾惠渠灌溉中心精心谋划、科学调度,用心用情打好夏灌抗旱主动战。组织人员密切关注“三夏”工作进展以及土壤墒情和作物出苗状态,深入田间地头,准确掌握灌溉用水需求,周密制定抗旱计划,积极引导组织群众不失时机灌溉抗旱,减少灾害损失。严抓用水各个环节管理,用水申报、调度、计量、结算、收费等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做到精在事前、细在过程、赢在执行,不断挖掘潜力、提升效能,提升灌溉效益。每日坚持对各级渠道、重点建筑物和机电设备进行巡查,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协调解决灌溉难题和用水纠纷。

      越是艰险,越显担当。泾惠渠灌溉中心灌溉科科长杨新利说:“我们一方面加强雨水情监测,科学预测泾河来水,千方百计稳定水源;一方面加强库渠联合调度,合理分配干支渠和段斗流量,灵活高效调配水量,及时采取轮灌、集中用水等方式,保障各地用水需求,做到上下游均衡用水。”

      行走在泾惠渠灌区,不论是路边三四十米宽的大干渠,还是地头不到1米宽的小斗渠,渠里都流淌着群众口里所说的“救命水”。

      成天在地里干活的刘忠民对此很有感悟:“庄稼就是咱农民的命。没水的地方,玉米种到地里就没吐出芽,旱死了,我们这水有保障,你看这苗浇灌后,长得多精神。”

      据天气预报显示,一直到6月底,陕西关中地区都没有有效降雨,对泾惠渠灌溉中心来说,这不仅是严峻的考验,更是一场持久的硬仗。

      石桥管理站副站长魏保林说:“我们实行站、段、斗、村组四级管理,每天下午4点前,村组把用水情况申报给斗长,斗长把各村组需要的用水情况汇总整理好申报给段长,段长又把段上的情况整理申报到管理站,管理站再上报给中心,这样层层提前申报,中心就能根据计划用水进行统筹安排 ,上下游合理分配,减少用水矛盾,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目前陕西旱情依然严峻,泾惠渠灌区的夏灌抗旱工作还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中国水利:http://www.chinawater.com.cn/df/sx_19471/202406/t20240629_105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