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一渠冬水润沃土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26 10:31

      10月30日,省泾惠渠灌溉中心石桥管理站、三渠管理站率先开闸放水; 11月20日,省交口抽渭灌区渠首开机抽水; 11月24日,省桃曲坡水库灌区全面提闸冬灌……一个多月来,陕西冬灌工作渐入佳境,多地农田进入“喝冬水”模式。

      要想庄稼来年好,农田冬水要喂饱。12月15日一大早,富平县大樊村村民刘建保就进地忙冬灌,给一株株麦苗“喂饱”水,为来年丰收“积蓄能量”。

      为确保冬灌工作顺利进行,我省各大灌区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着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畅通末级渠系,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步伐,进一步完善用水服务,有效保障农业用水需求,提升灌区粮食生产能力。

      畅通“毛细血管” 解决用水困难

      寒冷的冬日,大樊村的田地里,一丛丛麦苗从地下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给空旷的土地带来无限生机。田间地头,汩汩清水流入农田,浸润着麦苗。

      “冬灌搞不好,会误一年庄稼。水到了,心就敞亮了! ”村民樊景远说,“多亏了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修的末级渠系,我们今年才能浇上地表水,来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记者看到,大樊村里,紧挨着农田有两条用混凝土衬砌的水渠,一条分渠,一条引渠。引渠对应的每块农田都有一道闸门。灌溉时,水从分渠流到末渠,再流向农田,农民能清清楚楚看到自家地里浇了多少水。

      据了解,相比以往的土渠,混凝土渠道可以有效减少渠水“跑冒滴漏”问题,进一步提高灌区灌溉系数,节约用水。

      渠水,是很多庄稼人的盼头。原来沟渠没通到村民刘建保家地头时,他浇地全靠用泵抽取地下水。“地下水只能浇小块地,要不停地接管子,才能浇完五六亩地,又累又麻烦。地下水冰冷、营养成分少,浇灌的麦苗长得不旺,比起水渠灌溉的田地,每亩一料要少打300斤粮食。”他说。

      刘建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田一年种两料庄稼,一料麦子,一料玉米,‘喝’上渠水后,每亩可以增产600多斤,增收将近1000元,美得很。”

      入冬以来,陕西渭北地区持续高温少雨,桃曲坡灌区负责的10万余亩田地旱情严重。为了让农田喝上水,11月24日,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就开始放水,比以往提早了10天。在冬溉前,该中心积极整修、疏通末级渠系,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国庆假期,我们把桃曲坡灌区所辖的150公里斗渠、分渠走了一遍,了解了哪些渠是成型较好的、哪些渠是要修理的、哪些渠还需要延长,彻底摸清了‘家底’,并建立了工程台账,对需要维修的损毁渠段、年久失修渠段列入计划并逐步解决,重点修复了田间地头末级渠系这一‘毛细血管’,有效解决了村民灌溉用水困难。”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副主任秦鹏说。

      省桃曲坡水库灌溉中心富平总站站长李建邦介绍,富平总站今年共计维修、新修、衬砌斗渠及分渠26条,总长7290米;安装斗门、引门、节制闸834套;疏通分渠、引渠7000米,有效改善、恢复灌溉面积2400亩,极大地改善了灌区条件,做到末级节水、群众受益。

      用上“新式装备” “智慧灌溉”更高效

      “哗啦啦、哗啦啦……”12月15日下午,在咸阳市泾阳县褚牛村,省泾惠渠灌溉中心石桥管理站站长石新安用手机控制着一台架在总干渠14斗分渠上的一体化自动测流设备。他输入取水量,按下启动键,该设备立即打开闸门,将斗渠的汩汩清水引入分渠。

      他指着旁边的光伏板说:“光伏板为设备提供电能,后期基本不用维护,非常方便。”

      “这是智慧灌溉的一种方式。设备上的视频操作平台和手机APP都可实时监控闸门开启高度及水位流态变化,可精准计量流速、流量,为安全供水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省泾惠渠灌溉中心高陵总站站长冯新建介绍。

      目前,省泾惠渠灌溉中心在分渠上试点安装一体化设备10余套。分渠的用水数据可远程实时传送至省泾惠渠灌溉中心,为中心统筹流量、及时调整用水状态提供科学依据。

      在泾惠渠灌区,多地已实现供水使用自动化设备和通过手机APP缴纳水费。这些“新式装备”让群众少跑路,让灌溉更高效。

      褚牛村地头,“泾惠渠灌区石桥管理站农业水价公示栏”非常醒目,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的一档水价、二档水价写得明明白白。在收费过程中,村民不仅可以扫码缴费、用现金缴费,还可以用专门的“泾惠渠灌区农业灌溉用户服务平台”APP缴纳水费。

      “这个APP还可以查询用水量、灌溉亩数、灌溉时长、补贴政策等,非常便捷。”石新安说,“水费收缴也不再像过去那么麻烦了。以前,我要来来回回跑好多趟,现在浇完地用APP直接收取。”

      推广使用手机计费APP软件只是省泾惠渠灌溉中心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的一项措施。该中心创新思路,持续推进田间工程维修加固、渠系量水设施配套建设等,“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不断优化群众灌溉用水方式。

      泾惠渠三原管理站北干分支渠12斗5分渠渠道破损后,三原县安乐村村民一直用井水灌溉,浇地费用亩均50元以上。“渠道恢复后,今年的冬小麦用泾惠渠渠水灌溉,亩均单价降到26元,产量也大大提升了。明年,我要再种一料粮食。”村民贾小雷高兴地说。

      智慧用水、明白用水、便捷用水,让灌区群众浇地负担明显下降,种地种粮积极性大大提升,亩灌水量较改革前下降了8%左右,亩均浇地费用减少5元左右。

      做好“三修两清” 全面夯实灌区基础设施

      12月16日,在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礼泉总站,整修一新的渠道如横卧的长龙伸向远方,两旁修剪整齐的护渠林像列队的士兵等待检阅,渠、林之间的防汛路整洁平顺、指示牌清晰美观,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宝鸡峡引渭灌区完成渠道整修6375千米,完成清淤疏通2668千米,维修各类建筑物21729座,检修机电机闸设备167台(套),通过渠道整修,有力提高输水效率,消除安全隐患,为灌区冬灌春耕春种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灌区已完成22.68万亩冬灌任务。”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工程科科长冯卫国说。

      我省水资源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对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期,我省大中型灌区利用灌溉间隙,认真做好“三修两清”工作,即整修灌溉渠道、维修建筑物、维修机电设备、清理渠道泥、清理渠道垃圾杂物,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步伐,提升灌区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省水利厅要求,将“三修两清”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建设有效结合,用好维修养护资金,有效提升设备功能,提高工程设施管护水平。

      目前,省泾惠渠灌溉中心累计整修灌区干渠、支渠29条,长度389公里;维修建筑物、设施设备78座;整修斗渠、分渠5087条;完成了绿化苗木的修剪等。

      “自秋播以来,泾惠渠灌区持续干旱少雨,泾河来水较往年偏少2成左右,抗旱形势比较严峻。我们将冬灌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三农’的大事来抓,于10月30日启动冬灌工作。中心目前已灌溉农田30万亩,元月中旬前将完成小麦第一轮灌溉。”省泾惠渠灌溉中心主任赵鸿君说。

      在坚实的水利基础设施支撑下,我省冬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前,冬灌处于关键期,各大灌区科学调配水源,开足马力,努力多引水、多灌地,充分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大型灌区斗口引水量1334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2万亩次。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12/26/content_852657.html